灌區基層水政執法工作探討 |
文件大小:0.4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7-06-2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灌區 黃河 引水流量   |
【摘要】 | 位山灌區始建于1958年。渠首設計引水流量240m3/s,控制聊城8個縣(市、區)的36 hm2耕地,形成了以2條輸沙渠、2片沉沙區和3條干渠為骨干工程的灌溉網絡體系,是黃河下游最大的引黃灌區。 |
【部分正文預覽】 | 位山灌區始建于1958年。渠首設計引水流量240m3/s,控制聊城8個縣(市、區)的36 hm2耕地,形成了以2條輸沙渠、2片沉沙區和3條干渠為骨干工程的灌溉網絡體系,是黃河下游最大的引黃灌區。近年來,灌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整個工作,以創建人水和諧,實現灌區可持續發展為宗旨;以建設綠色灌區,改善灌區生態環境為方向;以鞏固堤防,保障輸水安全,提高運行效益為目標。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籌兼顧方針,對建設綠色生態型灌區的新路子進行了積極大膽的探索。灌區水政工作肩負著推動和保障灌區改革與發展的重任。職責是水行政執法、水行政立法、水行政司法和水行政保障,主要內容是執法和立法。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水政機構即水政科,同時設立水政監察大隊、13個基層治安聯防中隊等。水政機構是水行政執法的主管機構,監察大隊、中隊根據管理特點、職責分工為分管機構,在水政機構指導下負責各自業務(堤防完整、水工建筑物、堤防樹木、輸水安全等)權限范圍內的執法活動。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