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糞便環境污染的產生及危害 |
文件大小:0.14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5-01-21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畜禽糞便 氮 磷養分   |
【摘要】 | 畜禽糞便成為面源污染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一是畜禽糞便作為肥料施用后, 糞便中氮、磷從耕地淋失;二是由于畜禽生產中不恰當的糞便貯存,氮、磷養分的滲漏;三是不恰當的田間運用養分中散發到大氣中的氨;四是鄉村地區沒有進行處理導致 |
【部分正文預覽】 | 不同畜禽種類和大小單位時間內產生的糞便及糞便中的成分差異較大, 并受季節、地區、飼料等影響。據報道, 歐美等一些世界先進國家的肉豬的料肉比為2. 4∶1, 我國目前只有少數達到3. 5∶1; 雞的料重比世界先進水平為1. 6∶1, 我國只有2~ 2. 2∶1; 蛋雞料蛋比世界先進水平為2. 4∶1, 我國是2. 6~ 3∶1。由此可知, 我國飼養的畜禽食入大量的食物未經消化吸收排出體外, 既浪費了飼料又污染了環境。畜禽糞便中公認的污染物質主要包括懸浮物、有機質、鹽、沉積物、細菌、病毒與微生物和N、P、K及其它養分。這些物質在畜禽糞便的收集、貯存、運輸、土地利用期間都有可能產生環境污染, 進入水體則易形成面源污染。畜禽糞便成為面源污染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一是畜禽糞便作為肥料施用后, 糞便中氮、磷從耕地淋失; 二是由于畜禽生產中不恰當的糞便貯存,氮、磷養分的滲漏; 三是不恰當的貯存和田間運用養分中散發到大氣中的氨; 四是鄉村地區沒有進行充分的廢水處理設施, 污染物直接排入農田。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