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污染公共處理作為新環境政策工具的初步研究 |
文件大小:0.15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5-01-16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環境污染 工業廢物 政策工具 公共處理   |
【摘要】 |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自然資源相對貧乏而且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國家, 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后, 由于工業化進程的加速, 生態環境也迅速惡化了。 |
【部分正文預覽】 |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自然資源相對貧乏而且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國家, 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后, 由于工業化進程的加速, 生態環境也迅速惡化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污染問題, 從1982年開始, 就根據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環境委員會“污染者付費” 的精神制定了“誰污染, 誰治理,誰付費” 的原則, 選擇排污費作為主要的環境政策工具, 根據企業排污的狀況征收排污費, 從而達到迫使企業減少污染排放的目的。在普遍實行征收排污費的過程中, 我國還進行了可交易許可證的試驗, 包括1987 年進行水污染排放可交易許可證的試點, 1991 年在平頂山、宜昌、貴陽、柳州、開遠等城市進行大氣污染物排放可交易許可證試點。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