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恢復及其綠色開發探析 |
文件大小:0.33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8-21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生態危機 濕地保護   |
【摘要】 | 近幾十年出現了嚴重的生態危機,本文借鑒眾多濕地保護與開發經驗,就七里海濕地生態恢復與綠色開發利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 |
【部分正文預覽】 | ·濕地是地球上多功能的生態系統,具有豐富而不可忽視的生態效益,被譽為“自然之腎”。《濕地公約》中定義濕地:天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 我國是世界上濕地類型齊全、數量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的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淺海、灘涂濕地、人工濕地等主要濕地類型的面積總計約6594萬hm。,占世界濕地的10 ,位居世界第四位 ]。但由于人口眾多.資源長期過度消耗,出現了泥沙淤積嚴重使天然濕地急劇減少;濕地污染加劇使水質惡化,危害濕地生物多樣性、降低濕地功能和效益等問題。因此亟需尋求各類濕地的保護方法,對受損退化濕地進行生態恢復與重建,在不對其產生負面影響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利用。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