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海污染物總量分配技術研究初探 |
文件大小:0.2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8-20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總量分配 等比例分配方法 費用最小分配方法   |
【摘要】 | 本文通過分析總量分配的關鍵技術與核心問題,針對等比例分配方法、費用最小分配方法、按貢獻率削減排放量分配方法以及數學規劃分配方法進行了初步探討,并研究了總量分配技術中的公平性問題,為入海污染物的總量分配提供科學參考。 |
【部分正文預覽】 | 當前,我國近岸海域自北到南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根據國家海洋局對全國573個陸源人海排污口和主要的30余條河流(其人海徑流量約占全國河流人海徑流總量的81.5%)的監測結果,2007年實施監測的人海排污口污水排海總量(含部分人海排污河徑流)約359億t,所含的主要污染物總量約為1219萬t。大量的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的排放,使得近岸海域水質不斷惡化并處于一定的富營養化水平,赤潮發生頻率不斷增加,嚴重制約了海洋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1I。 《國家“十一五”海洋科學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將“重點開發人海污染物總量控制及趨勢預測技術”列為“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護”中的重點任務。因此,加強人海污染物總量控制理論與技術方法的研究,開發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的人海污染物總量分配技術,對豐富我國海洋環境管理的法律、法規有重大的意義。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