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盆地子長油田長6儲層油水分布規律及主控因素分析 |
文件大小:0.8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7-24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油水層   |
【摘要】 | 利用巖芯、錄井和測井等基礎資料,對子長地區長6儲層沉積相演化特征進行研究,分析油水層的分布規律及控制油水分布的主控因素。 |
【部分正文預覽】 | 鄂爾多斯盆地,北起陰山、大青山,南抵秦嶺,西至賀蘭山、六盤山,東達呂梁山、太行山。總面積37 × 104 km2 ,是中國第二大沉積盆地[1]。目前,石油工作者對該盆地石油地質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 - 5],尤其是在沉積和儲層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6 - 8],但是油氣富集及油水分布規律一直沒有清晰的認識,導致近年來的勘探未有大的突破。位于盆地東部的子長油田油氣富集及油水分布規律較為復雜,制約了該地區油田的開發水平。為更加合理、有效地進行該套地層的石油勘探和開發,本文擬在大量基礎資料分析基礎上,對該區沉積相演化特征進行研究,并結合實際地質條件對油水分布規律及主要控制因素進行探討,以期下一步油氣勘探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