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粒徑粉末活性炭對水中天然有機物吸附性能的比較研究 |
文件大。0.67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7-06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粉末活性炭 吸附性能 PAC粒徑   |
【摘要】 | 以吸附去除微污染水中天然有機物為目標,考察了粉末活性炭(PAC)在10~100μm內的粒徑變化對其吸附性能的影響,并探討了PAC粒徑變化對不同相對分子質量NOM組分的分級吸附特性。 |
【部分正文預覽】 | 微污染水體是指受到有機物污染且部分水質指標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 3838-2002) Ⅲ類水體標準的水[1]. 微污染水體中的有機物是一個復雜的混合物體系,它的成分包括腐殖質類( 腐殖酸和富里酸) 和微生物代謝產物類的天然有機物( NOM) 以及其它人工合成的有機污染物. 伴隨工業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加劇,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水源水中溶解性有機物( DOM) 的含量逐漸升高,其成分也越來越復雜,水質安全受到嚴重威脅[2,3]. 有研究表明,在水處理過程中,DOM 能與氯消毒劑反應產生有害消毒副產物,如三鹵甲烷( THMs) 等“三致”物質[4,5]. 同時,水進入管網后,未被去除的DOM 能被微生物所利用,導致微生物大量繁殖,引發飲用水生物安全問題[6,7]. 因此,能否有效去除水體中的NOM 是給水處理的一項重要挑戰.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