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源水廠低溫低濁期排泥水直接回用試驗研究 |
文件大。0.18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6-10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排泥水回用   |
【摘要】 | 通過小試研究了長江水源水廠低溫、低濁期排泥水直接回用對混凝效果和沉后水水質的影響。結果表明,排泥水回用可明顯降低混凝后絮體表面的ζ電位的絕對值、改善混凝效果。 |
【部分正文預覽】 | 長江水源冬春季節(每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處于低溫低濁期,水溫一般低于 10 ℃,濁度一般低于50 NTU。原水低溫低濁,導致水廠混凝劑水解緩慢,反應后形成的礬花細小、松散且不易沉降。水廠往往通過增加混凝劑投加量來強化混凝效果,以使出水水質滿足要求。以南京某長江水源水廠為例,低溫低濁期平均混凝劑用量是其他時期的 1.2~1.3 倍,致使生產成本大幅提高。 水廠混凝沉淀池排泥水和濾池反沖洗水統稱為水廠排泥水。有研究認為,將這部分高濁度排泥水直接回流至原水中,可節約水資源,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效果、減少混凝劑用量[1-3]。但排泥水中含有大量從原水中截留的懸浮雜質及制水過程投加的混凝劑,直接回流可能影響出水水質,因此需根據排泥水水質確定合理的回流比,保證出水水質[4]。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