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建設節約型社會, 構建資源節約的循環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水的循環使用在一定意義上講, 是貫徹、執行這種戰略規劃的典型范例。目前, 每年我國水資源約為 30 000 億m3, 取水量為 6 000 億 m3, 其中工業取水量為 1 400億 m3, 循環 水 量為 1 500 億 m3, 循 環使 用 率 為51.7%。在工業循環用水中, 火力發電、鋼鐵、石油化工、造紙、紡織為國內五大高用水工業, 其循環水量達 1 100 億 m3, 循環使用率還不到 60%。水循環使用是最直接、最簡單、最易行、見效最快的節約水資源的技術路線, 在節水的同時, 尚能取得保護水環境的效果。但同國際水平相比, 我國的水的循環使用率尚不高, 特別是五大高用水工業, 尚有進一步提高水的循環使用率的很大空間。
國外發達國家, 水的重復使用率達 75% ~ 85%, 我國據此還有很大差距。要提高循環使用率, 除國家制定一系列節水政策(包括制定取水定額、調整水價、建立用水審批制度…) 外, 應進一步研究節水技術的開發與推廣, 循環水技術就是其中之一。循環水技術中, 降低能耗是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循環水的冷卻與輸送的能耗約 為 0.2 ~0.3 kW·h /(m3·h) , 全國每年循環水耗電 300 ~450 億 kW·h。冷卻塔是水循環使用的關鍵設備, 也是循環水耗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冷卻塔耗能的根源, 采取相應節能的冷卻塔技術, 對擴大循環水的使用范圍,降低循環水的運行成本, 既有戰略意義, 又有可觀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