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池取代初沉池用于污泥減量和改善出水水質實驗研究 |
文件大小:0.45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2-2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水解池 初沉池 污泥減量 脫氮除磷   |
【摘要】 | 利用水解池取代初沉池,實現初沉池功能的同時達到污泥減量并改善出水水質,以滿足后續脫氮除磷對碳源的要求。 |
【部分正文預覽】 | 國內20 世紀末期興建的污水處理廠大部分均建有初次沉淀池以削減后續工藝負荷,以減少好氧段的曝氣強度,實現節能。隨著太湖等流域環保壓力的增大,國家污水排放標準日益嚴格,建有初次沉淀池的污水處理廠通常不能滿足脫氮除磷的要求,因此取消初次沉淀池成為一種趨勢,但是初沉池的取消增加了好氧段的能耗。同時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鎮污水具有進水碳氮比( BOD5 /TN) 顯著偏低的特點,并由此導致污水在后續的脫氮除磷過程中缺少足夠的碳源。據統計,我國城鎮污水進水BOD5 /TN< 3. 0 的污水處理廠所占比例高達40%,這些污水處理廠總氮去除率較低,通常在50% ~ 80%,出水總氮很難穩定達標。 本文以太湖流域某大型污水處理廠的進水為研究對象,對已有的水解池構造進行改進,設計成上下兩層均勻布水器、無攪拌的強化污泥水解池,考查水解池取代初沉池用于污泥減量和改善出水水質的效果,為反應器的實際應用和推廣提供技術支持。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