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態修復技術探討 |
文件大小:0.04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12-30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流域 生態修復 模式   |
【摘要】 |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嚴重滯后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導致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自然水體 |
【部分正文預覽】 |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嚴重滯后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導致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自然水體; 另一方面,農業生產中過量施用農藥化肥,導致更為廣泛的非點源污染不斷匯入自然水體; 此外,為了過度追求經濟利益,自然河流不斷被人為渠道化直線化以及硬質化,導致自然河流的自凈能力和納污能力減弱[1]因此,保護和改善河流水資源的整體量,保護河流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20 世紀60 年代后期,許多國家開始采用生態修復技術取得了顯著地效果,近幾年來我國也開始研究并采用河流生態修復技術,有些河流也因此得到保護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