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沉淀法處理礦井水試驗研究 |
文件大小:0.3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11-11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混凝劑 PAC PAM   |
【摘要】 | 以徐州礦區礦井水為例,研究了混凝劑種類、混凝劑投加量、pH值、混凝劑(PAC)與助凝劑(PAM)配合使用對礦井水濁度的去除效果的影響。 |
【部分正文預覽】 | 煤礦生產過程中會排出大量的礦井水,未經處理直接外排,不僅造成礦區周圍環境的污染,還浪費大量寶貴的水資源。礦井水資源化利用是在解決煤炭產區嚴重缺水和礦井水污染這2個困擾煤炭行業發展的難題的基礎上提出的I】-21。礦井水的處理工藝依據其利用途徑而定,對礦井水的處理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各種離子等雜質。使之達到生活飲用水或工業用水的要求,基本工藝為混凝一沉淀一過濾一消毒等。其中,混凝(絮凝)處理在礦井水處理流程中是整個工藝最重要的工藝之一.混凝劑的選擇和混凝試驗是保證礦井水處理效果的重要條件。本文以徐州礦區為例,根據礦井水的水質特征。 研究了混凝劑種類、混凝劑投加量、pH值、混凝劑(PAC)與助凝劑(PAM)配合使用對礦井水濁度的去除效果,為徐州礦區礦井水的開發利用和水環境保護及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