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再生水指城市污水經再生工藝處理后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水[1]。世界范圍內的水資源短缺推動了污水再生利用[2]。農業灌溉是再生水利用的主要形式, 很多西方國家已經有很長時間的再生水灌溉歷史[3-4], 我國再生水灌溉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以北京為例, 自2002 年開始大力發展再生水灌溉, 截至2010 年, 全市共發展再生水灌區3.87 萬hm2, 年利用再生水量達到3.0 億m3 [5]。開展再生水灌溉一方面很好地對污水進行循環利用, 減輕環境壓力, 另一方面會增加對植物生長有利的營養元素以及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隨著再生水灌溉面積的增加, 其灌溉安全性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尤其是對植物影響的風險方面日趨引起關注[2], 有必要針對再生水灌溉對植物生長、品質、產量的影響方面開展系統研究, 以有效指導我國再生水的安全回用。
本文重點就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科研團隊近年來圍繞再生水灌溉對植物影響的風險開展系統性研究及所取得的關鍵技術成果進行闡述。針對再生水灌溉涉及植物種類多、地域廣的特點, 研究建立了以田間小區試驗、盆栽模擬試驗、室內發芽實驗和野外定點調查等相驗證的綜合評價方法, 重點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對糧經作物、蔬菜類及綠化植物等植物根冠發育、品質、產量及污染物富集情況等的影響規律, 為再生水安全、科學灌溉利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