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表明,進水pH為堿性時脫色效果最好,但小球強度較差,向水中引入了大量有機物質,使廢水中COD顯著增大,進水pH為酸性時,有利于保持凝膠小球的強度,但脫色效果不如堿性條件;固定化CK3脫色菌對以葡萄糖為外加碳源的染料廢水的脫色效果較好,在進水不含葡萄糖時小球強度嚴重降低,且脫色效果較差;染料廢水中NaCl濃度在0.5~15g·L^-1范圍內,均有較好的脫色效果。
正文:
偶氮染料是印染行業中使用最多的種類之一,占全部染料的50%以上。偶氮染料能使生物致畸、致癌、致突變等,其初步降解后的產物多為苯胺類物質等。目前,印染廢水處理的主要發展方向是 以生物方法為主,物化方法為輔,二者相結合的處理工藝。生物強化技術是一種通過 向廢水處理系統中直接投加從 自然界 中篩選的優勢菌種或通過基 因重組技術產生的高效菌種,以改善原處理系統的能力,達到對某一種或某一類有害物質的去除或某方面性能改進的 目的的環境生物技術。該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有毒有害物的去除效果,改善污泥性能,縮短啟動周期,增強處理穩定性、耐負荷沖擊能力等 。已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包埋固定化技術處理對于多種污染物質有很好 的效果。然而,經篩選的高效菌種在直接投加用于廢水處理系統時,會出現菌種流失及退化等現象,難以形成穩定的生物相。因此,如何將高效菌種有效的保持在廢水處理系統中成為生物強化技術應用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