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生物脫氮工藝在處理低C /N 城市污水時, 容易出現碳源不足或反硝化效果差的現象,近年來, 為了降低脫氮成本,學者們提出同步硝化反硝化 (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yication, SND) [1-3]的概念。在SND 過程中,由于溶解氧濃度, 基質種類如C /N,磷的含量等對微生物種屬的選擇, 反應器內可能存在有機物降解、硝化、反硝化、厭氧釋 磷和好氧聚磷等多個生物化學過程[4],不同的反應 器中,由于原水水質的差異及自身結構特征,所發生的反應不一。 氧化溝的推流和特殊的溶氧微環境,使其具有較 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發生條件[5],一些學者對氧化 溝實現SND 過程進行了研究,如Liu Yanchen 等[6]認 為不同進水條件下氧化溝實現SND 時,存在最佳溶 解氧值( optimal DO,即ODO) ,且ODO 決定于溫度和 進水污泥負荷,同時ODO 有利于氧化溝中SND 的實 現。溶解氧濃度及分布是氧化溝同時硝化反硝化的 決定因素,進水COD /TN 也直接影響總氮去除率。而 根據氨氧化菌( AOB) 、亞硝酸鹽氧化菌( NOB) 的氧 飽和常數分別為0. 2 ~ 0. 4 mg /L和1. 2 ~ 1. 5 mg /L, 可知溶解氧控制在較低水平有益于短程SND 的實 現。本次試驗基于上述原理,采用傳統Pasveer 氧化溝,觀測進水C /N 值對脫氮效率的影響,旨在掌握氧 化溝低氧SND 工藝的啟動參數,為提高低碳氮廢水 處理效率和降低處理成本提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