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生物反應器(MBR)工藝將膜分離技術與污 廢水的傳統生物處理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在活性污 泥池中直接加入簾式微濾(MF)或超濾(UF)膜組件 代替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具有污泥齡、污泥濃度等 技術條件調控空間大、出水水質標準高、穩定性好、 占地面積小、剩余污泥量小及結構緊湊等優點.在污 水資源化的背景下,MBR工藝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 關注.2005年,全球MBR技術市場規模約為2.17 億美元,并以每年近10.9%的速度穩步增長,遠遠 超過其它先進污廢水處理技術和其它膜技術[1].我 國MBR技術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商業 應用階段,在2006年第一座市政污水MBR項目正 式投運,而截止2010年12月,市政污水投入運行萬 噸以上MBR項目總規模已達到日處理量103萬t, 年增率高達50%~100%,發展勢頭十分強勁.目 前,世界范圍內有超過8家大、中型MBR 制造廠 商,如美國GE(Zenon),日本Kubota、美國KMS、荷 蘭Norit、德國Simens、美國USfilter及我國的碧水 源等,發展態勢良好[2].然而,隨著有機膜的生產成 本顯著下降,膜污染已經成為限制膜生物反應器進一步廣泛應用的瓶頸.膜污染不僅導致組件頻繁清 洗、更換,降低膜的使用壽命,也是直接造成產水阻 力升高和曝氣量增加,運行能耗和操作難度增大的 主要原因. 在MBR系統中,受生物相組成及代謝情況影 響,混合液組成繁雜多變,膜污染因素眾多而又相互 關聯,所涉及的污染機理至今沒有統一合理的解釋. 下面就有關MBR膜污染的形成、主要污染因素及 操作參數和膜性能對膜污染的影響進行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