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滯留系統中草本植物對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
文件大小:0.64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7-23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城市非點源 植物滯留系統 草本植物 磷   |
【摘要】 | 以黑麥草、地毯草、高羊茅和早熟禾為研究對象,研究4 種草本植物在植物滯留系統中不同介質、不同入口濃度 下對城市非點源( 人工降雨徑流) 中污染物磷的富集能力和去除效果。結果表明: 4 種草本植物對人工降雨徑流中的磷均有明顯的去除效果,TP 平均去除率在60. 24% ~ 83. 56% 。不同草本植物去除人工降雨徑流中TP 的能力,從強到弱的順序依次為: 早熟禾> 黑麥草> 地毯草> 高羊茅。其中,對于同一種草本植物同樣的入口濃度情況下,沙土Ⅱ為最佳土壤介質,具有最佳的去除磷能力。4 種草本植物對磷的去除率隨入口濃度的增加,去除率也隨之增加。4 種 草本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磷累積量分別為2. 27 ~ 5. 92 mg和4. 33 ~ 6. 46 mg; 其中黑麥草磷累積總量最高,其次是地毯草,最低的是早熟禾。綜合考慮污染物去除率和磷在植物體內的累積量,交替種植早熟禾和黑麥草可提高植物滯留系統去磷能力且有利于延長系統壽命。 |
【部分正文預覽】 | 隨著城市污水點源污染治理的不斷完善,城市非點源污染成為城市地表水污染的主要來源。植物滯 留系統是20 世紀90 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的城市非點 源污染治理的最佳管理措施之一[1]。植物滯留系統 是獨特的土壤- 植物- 微生物生態系統。植物滯留 系統將城市雨水徑流收集起來并通過植物、土壤介 質、覆蓋層和微生物等去除初期雨水徑流中污染物,同時提供滲水系統[2]。此外,植物滯留系統具有營 養鹽去除效果好、防風除塵、減少地表徑流、有效控制 洪澇及生態景觀性能好等一系列優點,因此在城市非 點源治理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3]。人類生產和生 活產生大量磷負荷,而磷是地表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 因素乃至限制因素[4-6],因此,探明用于去除城市非 點源中磷的植物滯留系統中磷去除機理具有重要 意義[7]。 篩選對城市模擬降雨徑流中對磷具有高效凈化 能力的植物,特別是適應性好的景觀草本植物,是提 高植物滯留系統性能的關鍵[8-9],也是一種植物修復 技術之一[10-11]。本研究采用具有代表性的4 種草本 植物,進行盆栽實驗,對不同景觀草本植物去除人工 模擬雨水徑流中TP 的能力進行分析。通過實驗研 究試圖從中篩選出具有富集能力強并去除率高的草 本植物,為植物滯留系統的植物選擇及對提高城市 非點源治理提供參考依據。最后,通過實驗研究優化并篩選植物滯留系統的組成結構為植物滯留系統的 構建提供實踐經驗和理論依據。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