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對厭氧氨氧化脫氮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 |
文件大小:0.63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7-23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厭氧氨氧化 無機碳源 有機碳源 ASBR   |
【摘要】 | 分別研究了無機碳源和有機碳源對厭氧氨氧化反應脫氮性能的影響。接種穩定運行的復合式UASB 厭氧氨氧 化反應器污泥至ASBR 反應器進行批式試驗,考察不同碳酸氫鈉濃度及COD 濃度條件下的氮素轉化情況,研究碳源對厭氧氨氧化脫氮效果的影響。厭氧氨氧化反應適宜的進水碳酸氫鈉濃度為1. 5 ~ 2. 0 mg /L,超過30 mg /L 時有機碳源的存在對厭氧氨氧化反應產生抑制作用,COD 濃度超過60 mg /L 時反應器表現出反硝化特性。無機碳源對厭氧氨氧化反應的影響表現在提供充足碳源和調節反應器pH 的綜合作用,較高濃度的COD 對厭氧氨氧化反應具有抑制作用。 |
【部分正文預覽】 | 厭氧氨氧化技術突破了傳統硝化- 反硝化生物 脫氮的基本理論,為廢水生物脫氮特別是低碳氮比廢 水處理提供了一條簡潔經濟的脫氮途徑[1-8]。與傳統 硝化- 反硝化生物脫氮工藝及基于硝化- 反硝化理 論的新型生物脫氮工藝相比,厭氧氨氧化技術在節能 降耗方面表現出明顯優勢: 一是反應無需外加有機碳 源,充分降低了運行費用,且避免了因有機物投加而 導致的二次污染問題; 二是氨氮氧化過程中對氧的需 求量降低,因此降低了運行過程中的動力消耗; 三是 反應的產酸量小,一般無需額外投加堿度物料,節省運行費用; 四是反應過程污泥產量少,從而節省了大 量的污泥處理成本[9-11]。 但是,厭氧氨氧化技術在我國的研究尚不成熟,特 別是在厭氧氨氧化細菌的快速富集和其適應性方面仍 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這直接制約了該技術的工程化 應用[12-14]。本文針對厭氧氨氧化菌為自養菌的特性,研 究無機碳源和有機碳源對厭氧氨氧化脫氮效果的影響, 探討不同碳源條件下厭氧氨氧化細菌的適應性。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