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處理工藝中搖蚊幼蟲污染防治技術的研究進展 |
文件大小:0.3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6-15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飲用水 水處理 搖蚊幼蟲 防治技術   |
【摘要】 | 搖蚊幼蟲(紅蟲)難以被常規的水處理工藝有效地去除,成為困擾水廠正常生產運行的問題。通過介紹搖蚊生物學特性和水處理工藝中的污染途徑,將國內外的防治技術進行了較為詳盡的歸納總結,展望了搖蚊幼蟲污染防治技術的研究進展。 |
【部分正文預覽】 |
搖蚊幼蟲是水體污染的主要指示生物 ,國外多將其作為污染物質急性和慢性毒性測試 生物【】。天然水體污染程度加重,直接導致搖蚊幼蟲在水體中占優勢地位,搖蚊幼蟲在水庫、湖泊類水源中大量孳生,大量的搖蚊幼蟲隨水流進入水處理系統 ,出現在城市凈水工藝中。剛孵化的幼蟲僅 80 m,可能穿透濾池進入清水池 ,嚴重影響出水水質指標,有時甚至出現在用戶端的水龍頭 中,由此引發 了多起用戶投訴事件。不僅引起人體感官不適,造成社會恐慌,而且病毒和細菌容 易寄居其體內,導致疾病傳播,危害人體健康 。這一情況 已成為 目前城市供水中不容忽視 的問題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