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針對水廠濾池低負荷下濾后水濁度遠低于標準要求、水頭損失小、截污濾層淺、反沖洗時間較長、耗水耗電量大的問題,采用增加濾池負荷、延長過濾周期并調整反沖洗時間的優化方案。試驗結果表明:在增大濾池負荷的基礎上,將過濾周期由目前的55 h延長到71 h,水頭損失隨時間增加較快,截污濾層下移,濾層截污效能提高。不同反沖洗條件下的排水濁度峰值基本出現在氣沖開始后1~2 min內,峰值大小與待濾水濁度及工況有關,但排水濁度降至10 NTU以下所需的總沖洗時間基本為10~11 min。在確保水質安全的前提下將過濾周期延長到71 h,反沖洗過程由氣沖3 min、氣水混合沖洗5 min和水洗5 min優化為氣沖2 min、氣水混合沖洗4 min和水洗4 min。通過優化,每個濾池每年可節約2.7萬元,節能效果較為明顯,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部分正文預覽】 | 針對水廠濾池低負荷下濾后水濁度遠低于標準要求、水頭損失小、截污濾層淺、反沖洗時間較長、耗水耗電量大的問題,采用增加濾池負荷、延長過濾周期并調整反沖洗時間的優化方案。試驗結果表明:在增大濾池負荷的基礎上,將過濾周期由目前的55 h延長到71 h,水頭損失隨時間增加較快,截污濾層下移,濾層截污效能提高。不同反沖洗條件下的排水濁度峰值基本出現在氣沖開始后1~2 min內,峰值大小與待濾水濁度及工況有關,但排水濁度降至10 NTU以下所需的總沖洗時間基本為10~11 min。在確保水質安全的前提下將過濾周期延長到71 h,反沖洗過程由氣沖3 min、氣水混合沖洗5 min和水洗5 min優化為氣沖2 min、氣水混合沖洗4 min和水洗4 min。通過優化,每個濾池每年可節約2.7萬元,節能效果較為明顯,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