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南部持續性暴雨水汽輸送特征分型 |
文件大小:0.95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2-2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持續性暴雨 水汽輸送 水汽收支 河南中南部   |
【摘要】 | 通過分析1961~2010 年發生在河南中南部持續性暴雨的水汽輸送特征,從水汽輸送角度對河南省中南部(河南省黃河以南地區)的持續性暴雨進行分型,總結出3 種水汽輸送類型,即西南氣流型、螺旋型和“S”型。對比分析這3 種類型代表個例的水汽輸送和水汽收支特征后發現,河南中南部的持續性暴雨主要是由西南氣流型的水汽輸送造成的;“S” 型和螺旋型水汽輸送也是造成河南中南部持續性暴雨的原因之一。西南氣流型和螺旋型的水汽輸送是造成淮河上游洪澇的主要水汽輸送類型,其對應的天氣影響系統分別是:高層低槽(低渦)、中低層切變線和臺風低壓(臺風倒槽)。 |
【部分正文預覽】 | 我國是世界上洪澇災害頻繁而嚴重的國家之一。洪澇災害可由很多原因造成,如暴雨、融雪或融冰、風暴潮等。在各種致災原因中,暴雨是最常見和最具有威脅性的[1]。其中持續性大暴雨是形成洪澇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的研究[1-3]總結出了持久性大暴雨(24h 以上)出現所要求的條件:①大形勢穩定;②水汽輸送與輻合;③對流不穩定能量的釋放和重建;④季節內低頻振蕩的作用。丁一匯[4]研究指出,在持續大暴雨發生前或發生中, 行星尺度長波系統或夏季風環流一般會經歷一次明顯的調整過程,以后表現出異常的穩定性,持續性大暴雨出現在長波系統穩定的時期。另一方面,持續性大暴雨的發生實際上是大尺度環流出現異常狀態的一種表現, 因而與暴雨有關的長波系統的位置和強度必然與平均狀態呈現明顯的偏離。分析大尺度環流的穩定性與異常性條件是認識持久性大暴雨發生原因的前提。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