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極端暴雨特征及其天氣成因 |
文件大小:0.23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2-2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極端暴雨 特征 天氣成因 海河流域   |
【摘要】 | 利用海河流域實測和調查年最大點暴雨、實測大面積暴雨和氣象等資料,分析了年極端點暴雨的季節變化、特征和地區分布、大面積暴雨特征以及形成極端暴雨的天氣成因,揭示了極端暴雨發生的基本規律。結果表明,流域暴雨9 成以上集中在7~8 月,極端暴雨7 成高度集中在7 月下旬到8月上旬; 極端暴雨集中分布在太行山~燕山山脈的迎風山區; 短歷時小面積極端暴雨則分布在高原區;極端暴雨的年際變率迎風山區最大,平原和高原區較小;流域性極端暴雨高空環流多為經向型,通過中緯度西風槽、副熱帶高壓或臺風等天氣系統以及迎風山區地形抬升作用共同造成。 |
【部分正文預覽】 | 海河流域地處亞歐大陸東海岸中緯度西風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受西伯利亞大陸性氣團控制,寒冷少雪;春季受蒙古大陸性氣團影響,氣候干燥,往往形成干旱天氣;夏季受海洋性氣團影響,降雨量大,且多暴雨或大暴雨,但因歷年副熱帶高壓的進退時間、強度、影響范圍等很不一致,致使暴雨的變差系數很大,極端旱澇時有發生;秋季一般年份降雨量較少,但有時也會產生較大的暴雨洪水。海河流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包含有高原、山地及平原三種地貌類型, 各河系呈扇形狀匯聚于天津入渤海灣。流域中部呈弧形分布的南北走向的太行山山脈和東西走向的燕山山脈是華北平原高聳的天然屏障, 阻擋來自東部和南部海洋水汽的西進和北上, 其迎風山區成為海洋水汽的集聚區和極端暴雨的多發地帶。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