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引水渠水工混凝土建筑物運行現狀及補強加固的必要性 |
文件大小:0.53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2-1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京密引水渠 混凝土加固   |
【摘要】 | 京密引水渠建成于60年代,全長105km,是京城最重要的供水"大動脈"。京密引水渠上建筑物眾多,有各類閘、倒虹吸、涵洞、山洪橋等百余座。經過50a的運行,大部分建筑物出現了老化病害現象且日趨嚴重,主要病害為混凝土裂縫、凍融剝蝕、碳化、鋼筋銹蝕等,某些涵洞、倒虹吸滲漏。在總結了京密引水渠水工混凝土建筑物普查和檢測結果的基礎上,經過分析和研究后認為京密引水渠混凝土建筑物的老化病害已直接威脅到工程的安全運行,如不進行加固處理還會繼續惡化;同時,由于建筑物滲漏還造成輸水沿程的水量損失,因此對京密引水渠水工混凝土建筑物進行補強加固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
【部分正文預覽】 | 京密引水渠是將密云水庫蓄水引入北京市區的輸水渠道。起自密云水庫白河主壩以南的調節池,干懷柔城北入懷柔水庫,懷柔水庫下游京密引水渠經頤和園的團城湖后,在海淀區羅道莊與永定河引水渠相匯合,是北京市的一個重要輸水系統,全長105 km。渠道先后于1960年、1965年分兩期開挖,渠道設計流量懷柔水庫沙河倒虹吸以上為70 m3ls,沙河倒虹吸至李史山節制閘為60 mVs,李史山節制閘以下為40 ma/s。渠上共有各類配套設施260余座。包括各類閘、倒虹吸、涵洞、山洪橋等。這些建筑物投入運行后,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但是,隨著運行年限的增長,工程的老化病害現象日趨嚴重,對京密引水渠構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為了對京密引水渠沿線的水工建筑物現狀進行全面的了解,掌握京密引水渠水工建筑物目前的運行現狀、老化程度及對今后運行的影響,管理單位在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的基礎上,于2002年委托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對京密引水渠沿線的60多個水工建筑物進行了全面檢測,以便為今后的除險加固和處理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