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氣生物濾池+混凝沉淀組合工藝處理地表微污染水技術研究 |
文件大。0.28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2-20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通惠河 地表微污染水 曝氣生物濾池 混凝沉淀   |
【摘要】 | 通過對通惠河通州段微污染水進行水質改善處理技術的研究, 確定采用曝氣生物濾池+混 凝沉淀的組合工藝進行處理, 試驗確定了工藝的最佳運行參數為: 氣水比10, 水力停留時間4 h,PAC 絮凝劑投加量30 mg / L, 出水中氨氮濃度(0.27 ~ 0.71) mg / L, 總氮濃度(6.5 ~ 10.2) mg / L, 總 磷濃度(0.17 ~ 0.37) mg / L, CODCr 濃度(30 ~ 39) mg / L, 出水各指標完全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Ⅴ類水體質量標準, 其中總氮濃度遠低于課題研究目標的15 mg / L。 |
【部分正文預覽】 | <p>北京是世界上嚴重缺水的大都市之一, 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 生活污染源嚴重影響北京市地表水環境質量, 隨著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的不斷加大, 北京市城市污水構成發生了較大變化, 生活污水比例由“九五” 初期的45.0%上升到2004 年的67.3%, 工業廢水比例只占31%[1]。河流中污染物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揮發酚、重金屬等污染物明顯降低, 主要以氨氮和耗氧有機物污染為主, 生活污染源已經成為影響的主要因素[2-3]。根據北京市“十一五” 規劃, 到2010 年城市中心區地表水基本達標和“實現六環路以內主要河湖水體基本還清” 的要求, 對通惠河通州段微污染水的治理已迫在眉睫, 通過對河水進行脫氮除磷等處理,促進河水功能恢復, 為解決部分城市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也為水資源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和有效途徑。</p>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