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便器用水一直是居民用生活用水中的大戶,尤其是在家庭用水中,通常占到2 成左右。坐便器的用水與沐浴、水嘴用水不同: ①坐便器用水不可或缺; ②坐便器用水量完全由其自身決定,與使用者的生活習慣、節水意識關系不大; ③坐便器用水量不涉及人的舒適性,只需要達到沖洗干凈的目的。因此,評價一個坐便器的節水性能,應該從用水量少和沖洗效果好兩方面著手,綜合兩者的數據,尋找一個平衡點。綜上所述,坐便器的沖洗性能取決于其“沖力”的大小,即坐便器用于推動污物向前流動的動能大小。要實現坐便器真正節水的關鍵是要在沖水的瞬間產生一股足夠大的沖力作用將污物排出橫管。只要沖力充足,即使很小的用水量也能達到徹底的排污效果; 如果沖力不足,則勢必造成二次沖水的水資源浪費。
坐便器平均排水流量是衡量坐便器沖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普遍采用該指標作為設計依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5—2003,2009年版,以下簡稱“規范”) 表4. 4. 4 中給出了各類常用衛生器具排水流量,但僅將普通大便器排水流量籠統地定為1. 5 L /s 和2 L /s 兩種。經項目組調研,目前國內坐便器生產企業都不測試坐便器的平均排水流量,甚至不知曉該指標; 在坐便器的產品國家標準中,也沒有對該指標進行規定和提出測試要求; 相應的國內也沒有檢測機構對該指標進行測試。
日本空氣調和衛生工學會在2010 年發布了標準SHASE-S 220-2010《Testing Methods of Characteristicfor Plumbing Fixtures》,其中給出了測定坐便器平均排水流量的3 種基本方法: 水位法、水頭法和質量法。這也是目前國際上測定該指標的主要測試方法,其他國家對于該指標的測試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要求。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根據該測試方法中水位法的基本原理,自主研發了一套坐便器平均排水流量測試系統。本文后續的試驗數據均采用此測試平臺進行試驗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