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的試驗研究 |
文件大小:0.6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1-1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塑性混凝土 彈性模量 測試方法 取值方法   |
【摘要】 | 在大量的試驗研究的基礎上, 提出了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測試方法。并對塑性混凝土單獨應力應變全過程進行了分析,認為應力應變曲線的線性段表征塑性混凝土的工程性,可取該段的斜 率作為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的真值。對比了試樣是否預壓對彈性模量的影響, 并根據現行《土工試驗規程》(SL237-1999) 及《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SL352-2006) 提出試樣應進行預壓。最后根據25 塊同配比、同成型條件、同養護條件、同試驗條件試樣的試驗數據, 提出0.5 MPa 至破壞荷載40%連線的斜率作為塑性混凝土的彈性模量。 |
【部分正文預覽】 | 塑性混凝土是20 世紀50 年代中期開發出的一種介于土與普通混凝土之間的柔性材料, 它是用適量的膨潤土及黏土替代普通混凝土中部分水泥而形成的。塑性混凝土被廣泛應用于堤壩防滲加固的連續墻上。以往工程采用的剛性混凝土防滲墻, 由于防滲墻與周圍土體的受力條件和約束條件不同, 易出現擠壓破壞、拉裂或剪切破壞, 大大降低了防滲墻的防滲作用和耐久性。塑性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相比, 具有強度低、彈性模量低、抗滲性能好、極限應變大等特點, 這些特性使得防滲墻與周圍的土體基本保持同步, 有效地防止防滲墻墻體開裂, 大大提高了防滲墻的安全性。彈性模量體現了塑性混凝土應力與應變之間的關系, 是衡量塑性混凝土產生彈性變形難易程度的指標,其值越大, 使塑性混凝土發生一定彈性變形的應力也越大, 即材料剛度越大, 亦即在一定應力作用下, 發生彈性變形越小。彈性模量是反映塑性混凝土適應周圍環境變形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現行規范、規程、標準仍沒有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試驗方法及取值方法, 筆者進行過大量的試驗研究, 提出了一種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測試方法和取值方法。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