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上游水源地位于松浦大橋下游約2 km,建成于1997 年,設計供水規模為500 萬t / d,屬于開放式、流動性、多功能水域[1]。水源地上游及周邊航道等級為三級,具有交通流量和密度大的特點,且過往船舶種類繁雜。據統計,進出黃浦江水域的油品近20 種,危險化學品60 多種[2],主要包括燃料油、柴油、酯和芳香烴等。由于采取開放式江心取水,取水管道伸入到江面水下,取水口距離外部風險源距離近,原水水質易受外部風險源和周邊水體的影響,尤其是過往的移動船舶。另外,受上游來水影響,水源原水中有機物、氨氮污染嚴重,水質總體評價為III~IV 類[3],且水質隨季節在時間和空間尺度上波動性較大。突發水質污染和水質波動一旦超過水廠工藝能夠承受的范圍,將會直接影響水廠工藝的運行安全和供水水質。針對突發性的水源水質污染及水質異常,一般通過建立水質在線(實時)自動監測系統進行識別[4-6]。在正常穩定運行的情況下,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的污染識別能力主要取決于在線監測的水質指標項目,科學合理的在線監測指標有助于及時識別發現突發水質污染和水質異常。因此,開展水源原水水質安全在線監測指標篩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黃浦江水源地水質安全在線監測指標選擇,應當綜合考慮水源的潛在風險源、水質特征污染物、水廠工藝的處理能力、供水水質要求、技術經濟條件等多種因素,以便最大程度地保障水源水質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