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氧化破壞藻體及胞內藻毒素釋放特性研究 |
文件大小:0.24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2-08-2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化學氧化 銅綠微囊藻 破壞作用 藻毒素釋放特性   |
【摘要】 | 借助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并利用胞內、外微囊藻毒素分析技術,研究了受污染源水中銅綠微囊藻在幾種水廠常用化學氧化劑作用下的藻體破壞形態特征,探討了胞內藻毒素的釋放特性及氧化劑對藻毒素的去除效果。 |
【部分正文預覽】 | 借助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并利用胞內、外微囊藻毒素分析技術,研究了受污染源水中銅綠微囊藻在幾種水廠常用化學氧化劑作用下的藻體破壞形態特征,探討了胞內藻毒素的釋放特性及氧化劑對藻毒素的去除效果。結果表明,氯、臭氧和二氧化氯均能引起藻體破壞及胞內藻毒素的釋放,其中臭氧對藻體形態的破壞最為嚴重,氯的作用相對較差,二氧化氯則介于二者之間;在氧化劑低投量(0.5 mg/L)下,二氧化氯引起胞內藻毒素的釋放最為顯著,臭氧對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優于二氧化氯和氯。從藻毒素的安全去除角度考慮,在水處理過程中應該首選臭氧,其次為二氧化氯,氯的使用應當慎重。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