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植物作為人工濕地植物的可行性試驗 |
文件大小:0.61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2-07-16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雜交柳樹 再生水 人工濕地   |
【摘要】 | 景觀水體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水體富營養化將導致水華的暴發,并 導致水體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生植物和魚類大量死亡。為了防止水華爆發,人工濕地技術常被應用于景觀水體水質維護之中,但其存在運行操作費用不足而 導致的傳統濕地植物到了秋季無人收割,和植物吸收營養鹽總量較小等問題。 |
【部分正文預覽】 | 景觀水體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水體富營養化將導致水華的暴發,并 導致水體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生植物和魚類大量死亡。為了防止水華爆發,人工濕地技術常被應用于景觀水體水質維護之中,但其存在運行操作費用不足而 導致的傳統濕地植物到了秋季無人收割,和植物吸收營養鹽總量較小等問題。因此,該課題通過中試研究,進行某良種柳樹(S.matsudana Koidz)和黃花鳶尾(Iris wilsonii)的對比試驗,并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的結論為:該柳樹的莖葉部一年中可去除氮的總量為10.8 g/m2,去除磷的總量為1.89 g/m2,在去除總量上比傳統濕地植物具有明顯優勢,并且收割下來的柳樹可作為生物質能源或造紙原料,能部分彌補濕地的運行費用,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濕地植 物。未來,從保障濕地的運行效果和解決運行費用的角度來講,具有經濟價值的木本植物是濕地研究的一個方向。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