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濕地技術在污水處理與水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及展望 |
文件大小:0.1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1-04-0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人工濕地系統 生活污水 潛流式人工濕地 潛流濕地 微量有機污染物 城市污水處理廠 表面流 垃圾滲濾液 運行經驗   |
【摘要】 | 人工濕地在污水處理方面的應用人工濕地作為利用自然條件,運行成本較低的污水處理技術,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1969年和1974年分別在荷蘭和德國建成了第一座表面流人工濕地和潛流人工濕地,目前全球已建有兩萬多座,在世界各國都有應用并已經積累了較豐富的建設和運行經驗。 |
【部分正文預覽】 | 人工濕地在污水處理方面的應用人工濕地作為利用自然條件,運行成本較低的污水處理技術,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1969年和1974年分別在荷蘭和德國建成了第一座表面流人工濕地和潛流人工濕地,目前全球已建有兩萬多座,在世界各國都有應用并已經積累了較豐富的建設和運行經驗。國外大多數人工濕地常與穩定塘或天然土地聯合處理市政或生活污水。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幅員遼闊,在村鎮周邊有土地可以利用,采用預處理(包括化糞池、沉淀池、厭氧水解池、生物濾池等)串聯人工濕地(單級或多級)來處理生活污水,已經得到成功的應用,成為我國村鎮和分散居住區生活污水處理的主流技術之一。人工濕地還適宜于作為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的三級處理技術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