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泵前置導葉預旋調節的理論分析 |
文件大小:0.36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1-03-19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離心泵 前置導葉 預旋調節 損失模型   |
【摘要】 | 本文分析離心泵前置導葉調節的基本原理。 |
【部分正文預覽】 | 本文分析離心泵前置導葉調節的基本原理,并基于損失模型法和Stodola公式推導出離心泵葉輪進口前的沖擊損失、流道內的水力摩擦損失、擴散損失和水泵揚程的計算表達式,討論了前置導葉在不同預旋角度下離心泵最優工況點的變化趨勢和前置導葉調節對離心泵的空化(汽蝕)和能量特性的影響,據此為離心泵前置導葉的水力設計和性能預測提供了技術支持。利用本方法對IS150—125—250型離心泵在不同前置導葉預旋角度下的特性曲線進行了預測,并根據計算結果分析了前置導葉調節的調節范圍和調節效率。結果表明,前置導葉調節主要適用于流量負荷有較大變化而揚程變化不大的場合,正預旋時離心泵性能曲線和最高效率點向小流量區移動;負預旋時則向大流量區移動,且與正預旋相比高效區的范圍要寬。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