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河岸帶處理受污染河水的中試研究 |
文件大。0.21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0-03-2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受污染河水 生態修復 美人蕉河岸帶   |
【摘要】 | 利用中試規模的美人蕉河岸帶處理受污染河水,并與無植物空白帶的處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表明,美人蕉河岸帶在夏、秋季改善河水水質的效果好于冬、春季。在夏季美人蕉河岸帶對COD、NH4+-N、TP和濁度的去除率分別為45.29%、68.06%、77.78%、99.23%,在冬季對河水水質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美人蕉河岸帶可以穩定河水的溫度及降低河水早晚溫差,起到了改善局部水環境的作用。美人蕉河岸帶與空白帶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植物在去除污染物、改善局部水環境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
【部分正文預覽】 |
由于人類對河流的干擾日益加劇,許多河流已經喪失了其應有的功能。在河道淺水處種植水生植物,重建河道植物帶是恢復河流生態系統的有效措施[ 1 ] 。植物帶中位于水面下的莖稈及水中的枯枝敗葉上會附著大量的微生物,它們可以降解河水中的污染物,同時植物本身也可以吸收營養物質[ 2~4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