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中物化與兼性生化低溫下的協同作用 |
文件大。0.63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09-09-0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兼性生化 物化 低溫 協同作用 聚合氯化鋁   |
【摘要】 | 針對兼性生化低溫狀態去除效果差、 污泥易流失等問題, 提出采取物化兼性生化聯用法來提高其處理效果。并采用對比法研究物化、 兼性生化及二者聯用技術處理低溫城市污水。研究結果表明在聚合氯化鋁( PAC) 投加量為20mg/L時, 物化與兼性生化在 COD、 濁度及 TP 的去除方面表現出良好的協同作用, 但脫氮效果一般; 二者協同作用能以較小的投藥量有效改善低溫狀態兼性生化處理效果及污泥流失現象, 為后續生態單元的穩定運行提供了保障。 |
【部分正文預覽】 | 兼性生化技術因能克服好氧處理能耗高、厭氧處理條件苛刻等缺點,可以充分利用低能耗削減有機負荷[1],而在有機廢水處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國家“十五”863 課題“城市污水生物 / 生態處理技術與示范”就是基于兼性生化工藝處理能耗遠低于傳統好氧工藝,而生態技術作為后續處理工藝在滿足出水達標的前提下亦可降低能耗,從而降低整個系統的處理能耗。但當水溫較低(13℃以下)時, 兼性生化模式的處理效果會不同程度的降低[2-3], 且污泥流失嚴重, 出水濁度較高, 會導致后續生態單元填料的堵塞而影響處理效果的正常發揮。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