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三峽水庫建成蓄水后,隨著庫區經濟的發展,污染物排放量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為全面了解水庫建成后污染物排放對水質的影響及水質變化趨勢,將二維水質模型和有限單元算法引入到水質模擬預測中,開展了二維水質模型模擬三峽庫區水質的適用性研究。經驗證,NH3 -N模擬值與實測值的誤差最大,為23. 8%; BOD5 模擬值與實測值的誤差最小,為5. 3% ,說明所采用的模型具有較高的預測精度,能夠用來預測三峽水庫蓄水后的水質變化情況。預測結果表明,三峽水庫建成后,重慶至三峽大壩的污染物濃度總體上呈現出逐漸減小的趨勢,但是受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農業非點源排放的影響,城市江段和支流河口區的岸邊污染物濃度明顯高于長江中心處的污染物濃度。 |
【部分正文預覽】 | 2003年6月,三峽水庫二期蓄水后,受回水頂托的影響,庫區部分支流的流速變緩,支流回水區的水質惡化趨勢進一步加劇,部分次級河流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現象[ 1 ] 。水庫建成后,其運行和調度改變了河流的天然流態,繼而影響污染物在水庫中的遷移轉化[ 2 ] ,為揭示三峽水庫建成后的水質變化情況,應用基于有限單元算法的二維水質模型對建成后的三峽水庫水質進行了預測。應用數學模型對水質進行模擬和預測,是人們了解河流及水庫水質變化趨勢的重要手段[ 3、4 ] 。另外,由于水質模擬中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因此運用不確定性模型進行水質的模擬與預測是近年來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5、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