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南水北調工程是繼三峽工程之后, 我國又一項舉世矚目的大型水利工程。中線工程南起南陽陶岔, 北至北京團城湖, 全長。目前,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黃河北至羨河北已分段開工。河南省焦作市將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唯一從中心城區穿過的城市。根據中線工程規劃,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干渠在新月鐵路新鄉一月山以下簡稱“ 鐵路,’南部自西向東橫穿焦作市, 除在與焦作市城區條排洪河道普濟河、群英河、甕澗河和李河以及多條道路交叉處采用渠倒虹方式下穿外, 其余部分均為明渠。中線工程的實施, 勢必把與其交叉的現狀道路、河道下的排水管道全部截斷, 將排水系統打亂。所以, 為了確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順利實施,徹底解決焦作市中心城區的排水出路問題, 避免干渠污染及內澇現象發生, 必須先對城區的有關排水系統進行配套改造。
焦作市城區排水現狀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 地處太行山南麓, 坐落在山前坡地和平原交接地帶,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中心城區東西寬約, 南北長約, 道路網絡基本呈棋盤狀, 自然地勢大致以鐵路為界分為兩部分。鐵路以北為老城區, 自然地勢坡差較大,天然河道寬而深鐵路以南為新城區, 自然地勢較平緩, 天然河道淺而窄。城區自西向東依次有普濟河、群英河、甕澗河及李河等幾條排洪河道呈梳齒狀向南穿過, 匯人南部向東排放至新河。以上這幾條河道均屬海河水系, 為季節性的排洪溝槽, 平時干涸或有少量污水。
鐵路以北老城區現有的排水體制多為合流制,大部分雨、污水由道路下排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人上述條河道。河道之間自然地勢較低處的排水,通過明渠或暗管向南排放至新河。鐵路以南新城區均為分流制, 河底與現狀道路高差較小, 無法直接利用河道排水, 大部分雨、污水由道路下排水管道收集后向南排人新河或污水處理廠。新城區地勢較低處的雨、污水, 主要通過焦武路、政一街、塔南路、焦東路、山陽路、中原路、長林路等幾條南北向道路旁的管渠, 分別向南排人新河或污水處理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