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對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初沉池的地位與作用進行了討論。認為單純以去除 SS為目的而設置的初沉池所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 應充分開發初沉池的潛力, 使其具有生物處理功能, 如利用原有的刮泥設施在池內合理布置填料, 并在填料表面培養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膜, 填料由刮泥設施帶動慢速旋轉, 池內不設曝氣裝置, 由于缺氧, 相當于增加了缺氧生物處理段, 該缺氧段的處理功能與運行方式可根據進水水質和處理要求確定, 還可將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回流至初沉池進水端與進水混合, 既可增加缺氧段污泥量, 還能使部分污泥消解, 減少了
系統的污泥排放總量。通過以上措施以提高初沉池的利用率, 使傳統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更加完善。 |
【部分正文預覽】 | 國內外沿用多年的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典型處理工藝中, 初沉池始終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不過國內外學者對初沉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完善池型構造和水力條件、提高處理效率上, 很少對其在處理工藝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行探討[1- 2]。在此,對二沉池潛在的生物處理功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目的在于拋磚引玉, 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參與討論, 為現有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挖潛改造開辟一條新途徑, 使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更加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