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技術應用 |
【中文關鍵詞】 | 中水回用 技術應用 處理工藝   |
【摘要】 | 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周圍有城市污水廠管網的,生活污水進入城市污水廠管網,由城市污水廠進行處理;另一種是無法進入城市管網的生活污水就地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達標排放或進一步處理達到中水回用的目的。在此主要討論最后一種形式。 |
【全部正文】 | 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周圍有城市污水廠管網的,生活污水進入城市污水廠管網,由城市污水廠進行處理;另一種是無法進入城市管網的生活污水就地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達標排放或進一步處理達到中水回用的目的。在此主要討論最后一種形式。 將生活污水作為水源,經過適當處理后作雜用水,其水質指標間于上水和下水之間,稱為中水,相應的技術稱為中水技術。對于淡水資源缺乏,城市供水嚴重不足的缺水地區,采用中水技術既能節約水源,又能使污水無害化,是防治水污染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目前及將來長時間內重點推廣的新技術、新工藝。 一、中水水源及其雜用水水質 1、中水水源 中水水源包括:冷卻排水、淋浴排水、盥洗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城市污水廠二沉池出水等。一般不采用工業污水作為中水水源,嚴禁傳染病醫院、結核病醫院污水和放射性污水作為中水水源。對于住宅建筑可考慮除廁所生活污水外其余排水作為中水水源;對于大型的公共建筑、旅館、商住樓等,采用冷卻排水、淋浴排水、盥洗排水作為中水水源;公共食堂、餐廳的排水水質污染程度較高,處理比較復雜,不宜采用;大型洗衣房的排水由于含有各種不同的洗滌劑,能否作為中水源須經試驗確定。 2、中水水質 中水作為生活雜用水,其水質必須滿足下列基本條件:(1)衛生上安全可靠,無有害物質,其主要衡量指標有大腸菌群數、細菌總數、懸浮物量、生化需氧量、化學耗氧量等;(2)外觀上無不快的感覺,其主要衡量指標有濁度、色度、臭氣、表面活性劑和油脂等;(3)不引起設備、管道等嚴重腐蝕、結構和不造成維護管理的困難,其主要衡量指標有PH值、硬度、溶解性固體等。我國現行的中水水質標準有:《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1—89)、《生活雜用水標準檢驗法》(CJ25.2—89)。 二、中水回用處理工藝的選擇 1、中水回用工藝流程 為了將污水處理成符合中水水質標準的水,一般要進行三個階段的處理: (1)預處理該階段主要有格柵和調節池兩個處理單元,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體雜質和均勻水質。 (2)主處理該階段是中水回用處理的關鍵,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的溶解性有機物。 (3)后處理該階段主要以消毒處理為主,對出水進行深度處理。保證出水達到中水水標準。 2、主處理的方法 按目前已被采用的方法大致可分為三類: (1)生物處理法利用水中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包括好氧和厭氧微生物處理,一般以好氧處理較多。 (2)物理化學處理法以混凝沉淀(氣浮)技術及活性炭吸附相結合為基本方式,與傳統的二級處理相比,提高了水質,但運行費用較高。 (3)膜處理采用超濾(微濾)或反滲透膜處理,其優點是SS去除率很高,占地面積與傳統的二級處理相比,減少了很多。但目前對此工藝在實際應用上還存有一定爭議。 3、工藝流程的選擇 中水處理的工藝流程主要取決于中水水源和中水的用途,中水水源不僅影響處理工藝的選擇,而且影響處理成本,因此,中水水源的選擇十分關鍵;目前,我國主要以小區生活污水作為中水水源,所處理的中水主要用于澆花、沖廁、洗車等。 當以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為中水水源時,可采用物化+消毒工藝,具體如下: 源水 調節池 過濾池 消毒池 儲水池 排放 當以小區生活污水作為中水水源時,可采用生化+消毒工藝,具體如下: 源水 水力篩 調節池 生化池 過濾池 消毒池 儲水池 排放 上述工藝設施可根據現場具體情況,設計成地上式或地埋式結構。 4、一體化中水回用設備 (1)組裝式中水回用設備 (2)MBR生物反應器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