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對超純水的種種談論的深入和所產生的一些后果逐步被人們所認識,超純水市場開始出現萎縮,價格不斷走低,5加侖桶裝水竟然賣到了1.5元/桶,看來市場末日已為期不遠。這種水與人類傳統飲用水有原則性差別,它最終對人類引起什么樣的生態效應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這種水分子的極度串聯和線團化結構,即所謂凝聚狀態結構,核磁共振測得圖譜顯得很寬,中科院有關單位用氫譜測得結果是:純凈水26.9Hz,蒸餾水36.8Hz,而天然水為8.8Hz,即純凈水呈大分子團狀態,水的分子團越大,從水處理學角度看水的生命活力越弱,越不易通過細胞膜,人體細胞很難吸收,并使細胞膜兩側引起嚴重的濃差電位,膜內不通過膜壁的那些細胞質內的電離型離子逆向滲透到細胞膜外側的純凈水線團中,致使身體內有益的生命相關元素向體外流失,減弱人體免疫力, 易引發某些疾病。有些敏感的人感覺越喝越不解渴,越想喝,長久下來感覺無力,正在成長的小孩有比較突出的副作用,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教委開始意識到這一問題。1997年3月上海市科委第078號文中強調指出,“從營養角度講,飲水是提供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徑之一”, “中小學生正處于生長和智力發育階段加上好動而損耗許多礦物質和無機鹽,如果長期飲用純凈水,對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另外,純凈水PH值為5~7,下限值甚至低于酸雨污染的指標5.6,而人體血液PH值范圍為7.3~7.45,呈微堿性,人類幾千幾萬年來均是飲微堿性的自然水而生存,體內環境體內腸道微生態區系統均適應微堿性水,喝叫值接近或略高于人體體液微堿性的水比較有利于人體健康。因此,客觀的講,超純水,只能稱為“干凈水”或“衛生水”,并不是理想的飲用水,超純水離人類營養、健康的要求相距甚遠。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專家指出,純凈水從科學觀念和技術上犯了哲學家黑格爾早就指出的“嬰兒和洗澡水一起拋掉”的哲學錯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