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正文】 | 引言
濰坊市自來水總公司供水系統由兩座水廠、一座水庫泵站和370Km(DN100以上)供水管線組成。近年來隨著濰坊城市的迅速發展,一方面地區原有管網需要不斷地向周邊和新開發區延伸,引出宏觀規劃問題,新工廠和投資開發商在新開發區落戶,引起局部用水量規劃問題,另一方面為了滿足濰坊城市用戶用水的需要和市政道路建設,供水管網在迅速的改擴建過程中,供水系統中原有的相對穩定的供水工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為供水系統安全的、經濟的和合理的調度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文中利用敢創管網建模軟件WaterSimu for GIS實現了濰坊市供水管網在線實時水力模擬系統的建立和應用,較好地解決了以上問題。這一實踐研究成果為在我國進一步開展供水系統微觀模型優化調度實踐應用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有實用價值。
1 濰坊市供水管網在線實時水力模擬系統的建立
實現供水系統在線實時水力模擬的關鍵在于建立供水系統運行分析與調度管理數據平臺[1],它為實現供水系統的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在線實時更新和調用創造條件。濰坊市供水管網系統運行分析與調度管理平臺數據流見圖1。
圖1:運行分析與調度管理數據平臺數據流
1.1 濰坊市供水管網微觀動態水力模型的建立[2]
1.1.1 建立管網模型拓撲結構
根據濰坊城市供水的實際應用需求,建立DN100或以上管網模型拓撲結構。濰坊市供水管網模型拓撲結構的生成是通過敢創管網建模軟件和濰坊市供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軟件接口設計實現的,管網建模軟件直接調用供水設施的屬性數據和空間數據。濰坊市供水管網模型拓撲結構圖(DN100)見圖2。
圖2:濰坊市供水管網模型拓撲結構圖
1.1.2 現場測試
現場測試的目的是為了計算供水系統的用水量、節點流量及校驗管網動態水力模型提供數據。現場測試之前,需進行現場調查和收集一些基礎資料為現場測試做準備。
濰坊市給水管網動態水力模型建立過程中,現場測試由三部分組成:(1)測試供水系統壓力和流量值;(2)大用戶用水方式和規律調查及現場24 h讀表實測;(3)測試水泵的特性參數。第一部分內容需要在管網模型校驗日24小時內同時進行,用于模型校驗。
壓力采集點均勻分布在供水系統中,共9個,它們是濰坊啤酒廠、濰坊商校、化肥廠、第一職專、港華煤氣廠、建校、沈濰變壓器、東環壓力和櫻北壓力,管道流量校驗點4個,分別為櫻北水廠和東環配水廠各兩根出廠管。以濰坊市2004年5月份用戶用水量數據庫為依據,對用水量>5600 t/月、占總用水量28.7%的59家大用戶進行現場24 h抄表,并進行工作班制和用水特點調查,為計算不同工作班制工業用戶的用水模式曲線提供數據。水泵使用的時間過長,原有水泵的水力特性參數會發生變化,需要重新測試;先結合歷史SCADA系統采集的在各不同工況條件下水泵機組出水參數,求解出各水泵水力特性參數,后到現場校核,共測試了7臺水泵。
1.1.3 節點流量計算[3]
濰坊市給水管網微觀動態水力模型中節點流量的計算是基于大量的現場實測數據、大用戶現場讀表數據和用戶每月讀表抄見數數據庫。營業收費系統中用戶用水性質有八類:辦公樓、二十里、基建、民用樓、綠化用水、生產經營、特種用水、學校用水,2003年1至12月份各類用戶用水所占比例分別為27.318%、2.738%、10.900%、33.448%、0.451%、14.388%、0.444%和10.314%,在制定用水模式時,分為六類:辦公樓、基建、民用樓、生產經營、學校用水和無計量用水。節點流量的計算方法見圖3。
1.1.4 確定管道阻力系數
管道水力模擬公式采用海曾-威廉(Hazen Williams)公式。在現場應用“三點法”[6]測試,計算出2000年埋設的管道阻力系數值為117,其它年代埋設管道的阻力系數值通過GIS系統記錄該管道埋設年代初步估算確定,在模型校驗階段需要進一步調整。
1.1.5校驗結果[2][4]
濰坊市給水管網動態水力模型校驗日為2004年11月5日,模型的計算值和現場測試值吻合很好,表明該模型模擬了管網中水流在測試天的真實流動,管網模型校驗結果見表1。
表1:濰坊市供水管網微觀動態水力模型校驗結果
項 目 參 數 參數的校驗標準 校驗結果
管段流量 流量大于用水量10%的管道 實測值的±5% 2.27%
流量小于用水量10%的管道 實測值的±10% 1.38%
節點壓力 100%的校驗節點 實測值的±39.2Kpa 100%
80%的校驗節點 實測值的±19.6 Kpa 96%
50%的校驗節點 實測值的±9.8 Kpa 81%
1.2 濰坊市供水管網在線實時水力模擬系統的建立
1.2.1 時段總水量預測及節點流量的計算[5]
時段總水量預測采用自回歸滑動平均ARIMA(p,d,0)模型,時段間隔為15分鐘,歷史數據樣本采用每日同時段數據。時段總水量的分配:時段總水量中六類型用戶(辦公樓、基建、民用樓、生產經營、學校用水和無計量用水)每日用水所占比例取供水系統中各類用水性質的用戶上一年同月平均水量所占比例。每半月更新一次用水量節點與抄表簿對應關系,特大用水量的用戶及時更新。
1.2.2 軟件接口設計
供水管網GIS系統和供水系統運行分析與調度管理數據平臺接口設計,實現了管網數據及時更新,保證了管網模型拓撲結構及時更新和準確性。供水SCADA系統和供水系統運行分析與調度管理數據平臺接口設計,實現了管網模型在線實時調用動態水量數據和壓力數據作為模型的計算值或對比值,保證了管網模型在線實時運行。營業收費系統和供水系統運行分析與調度管理數據平臺接口設計,實現節點流量的及時更新。
1. 3 試運行分析與結論
完成管網動態水力模型校驗工作后,經過了一周左右的時間進行在線實時模擬系統的調試,于2004年11月15日進行試運行階段。取2004年11月15日至2004年12月14日的濰坊市供水系統SCADA采集數據和模擬數據作為試運行分析對象。管網系統中測壓點有7個,其中測壓點“化肥廠”通訊故障,6個測壓點分別是:濰坊啤酒廠、濰坊商校、第一職專、港華煤氣廠、建校、沈濰變壓器。試運行結果分析見表2。
表2:濰坊市供水管網在線實時水力模擬系統試運行結果
測 壓 點名 稱 平均工作壓力(Kpa) 實測值的±19.6 Kpa 實測值的±9.8 Kpa 絕對誤差最大值(Kpa)
濰坊啤酒廠 392.78 94.52% 73.68% 26.74
濰坊商校 260.19 88.67% 79.06% 24.68
第一職專 336.04 95.07% 74.21% 34.55
港華煤氣廠 313.50 91.22% 80.87% 21.19
建 校 295.76 86.89% 77.93% 36.53
沈濰變壓器 425.12 95.37% 80.57% 19.98
從表2中可以看出:濰坊市供水管網在線實時水力模擬系統仿真計算結果滿足工程實際應用的要求。
2 應用
2.1 供水系統改擴建[6]
濰坊市自來水現有日供水能力17萬噸,地勢自南向北傾斜,平均海拔26.0米。近期位于城市南部興建一座12萬噸/日白浪河水廠,對現有供水系統進行改擴建方案設計。
根據《濰坊市給水發展規劃》和近期關閉自備井資料進行水量需求分配,沿現狀道路和近期規劃道路鋪設管線,進戶總表自由水頭控制值為24.0米,建立最高日供水管網水力模型。現狀管網圖見圖1,供水管網改擴建方案圖見圖4。
圖4:供水管網改擴建方案圖
通過管網動態水力模擬和工況分析:原現狀供水系統中水流流速處于經濟流速范圍內的管道數從676根提升到762根,新規劃主干管道水流流速均處于經濟流速范圍之內,事故、最大轉輸時和消防時工況均能滿足要求,同時計算出新建白浪河水廠出廠所需壓力,為二泵房選泵提供參數。
2.2 在線實時工況模擬
在線實時水力模擬系統在濰坊市自來水總公司供水調度室24小時運行,調度員通過該系統可隨時了解整個管網當前的工作狀況,大大地增強了調度員作出調度決策的自信心,必要時可及時調整運行方案,實現在線優化調度。
2.3 開展經濟調度工作
濰坊市供水管網在線實時水力模擬系統提供多方案費用比較功能,為調度員開展供水系統的優化運行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工具。調度技術人員先通過該系統預測明天的需水量,制定滿足需水量的多個經驗調度方案,設置控制點壓力值,然后通過模型動態模擬計算,找到即滿足控制點壓力,運行費用又是最低的調度方案。
3 實踐意義
濰坊市供水管網在線實時水力模擬系統已投入應用,效益良好,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① 在我國水司第一次建立了供水系統在線實時水力模擬系統,并成功的投入使用。
② 培訓調度員,提高調度員實現科學調度管理、調度決策的能力。
③通過在線實時水力模擬掌握水流的真實流動,以利于對供水系統進行管理和調度,是給水系統運行管理人員的得力助手。
④ 為在我國進一步開展供水系統微觀模型優化調度實踐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B M A Brdys & B Ulanicki. Operational Control of Water Systems:Structures,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UK) Ltd, 1994.
2 陶建科,建立給水管網動態模型中的水量分析方法. 給水排水,1998,24(1):26-30.
3 陶建科,等.建立給水管網微觀動態水力模型標準方法研究. 給水排水, 2000,26(5):4-8.
4 Water Authorities Associates/WRC. Network Analysis—A Code of Practice. 1989.
5 陶建科,信昆侖,等. 給水管網微觀模型中節點流量在線預測計算方法研究. 給水排水,2001,27(8):25-32.
6 趙洪賓著,給水管網系統理論與分析,中國建筑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作者通訊地址: 陶建科 201203 上海市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郭守敬路498號浦東軟件園3202座
(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和出口基地上海浦東軟件園133信箱)
上海敢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博士 高級工程師
電話:(21)51314368 13601779169
E-mail: taojianke@china.com
毛幫虎 261041 山東省濰坊市自來水總公司 副總經理、院長 高級工程師
魏壽庭 261041 山東省濰坊市自來水總公司技術科 科長 高級工程師
余 盛 201203 上海敢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碩士 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