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分離電去離子技術處理低濃度含鎳廢水
文件大小:0.40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8-21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純水制備 EDI   |
【摘要】 | 針對這一研究目標,討論了通常用于純水制備的電去離子(EDI)裝置內部構造的適應性改進,并利用自制EDI膜堆對低濃度含鎳廢水處理進行了實驗研究。 |
【部分正文預覽】 | 重金屬廢水來源廣泛且危害持久。國家將絕大多數重金屬均列為第一類污染物,并對其最高允許排放濃度作了嚴格限制。例如,廢水中總鎳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1mg/L【”。 電鍍廢水是重金屬廢水的最主要來源,國內每年產生的電鍍廢水已超過40億rn3【2J,其中80%以上的又是濃度較低的電鍍漂洗水,其濃度一般為數十mg/L。對于這種低濃度重金屬廢水的處理,一些現有技術或導致二次污染,或操作復雜效率偏低,或工藝復雜成本偏高,均存在技術或經濟上的局限性 。要從根本上解決低濃度重金屬廢水的處理問題,需要實現就地直接處理:一方面,處理出水可直接回用為工藝用水;另一方面,重金屬離子經有效濃縮或進一步處理后能資源化回收利用,實現廢水零排放。同時,處理過程不產生含重金屬污泥,不排放酸堿廢液,無二次污染。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無機離子脫除與濃縮的膜過程,電去離子技術為實現上述目標提供了良好機會。 |
|
暫無評論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