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變參數法在洪水預報中應用
文件大小:0.34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5-28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時變參數   |
【摘要】 | 本文通過下墊面條件變化對行洪影響狀況和機制研究,提出了霍頓飽和下滲與馬斯京根分段連續演算相結合的“時變參數”方法。 |
【部分正文預覽】 | 強烈的人類活動影響導致海河流域大部分河道長期干涸,造成行洪的初始條件(河道下滲、糙率等)發生較大變化,對應用傳統方法預報洪水的精度產生較大影響。自20 世紀70 年代以來,在京津以南海河流域平原,由于山區和山前大規模攔蓄、地下水超采,地下水埋深不斷增大,加之1980 年以后,中、大洪水發生概率變小,間隔時間越來越長。例如1988 年海河流域南部地區發生了較大洪水后,相隔8 a,至1996 年再度發生了較大洪 水。1996~2009 年,已經13 a 沒有發生較大洪水。使用已有的資料對河道參數進行率定, 已成為未來洪水準確預報的難題。在海河流域內,分布著北京、天津直轄市和華北油田等防洪必保地區。因此,急需新的應對方法,確保洪水預報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提出的“時變參數河道洪水演算方法”(簡稱“時變參數法”)是利用當前水文信息對參數進行實時校正,解決河道干涸引起河道下滲、糙率等發生顯著變化對洪水預報精度的影響問題。 |
|
暫無評論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