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面核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簡稱SNMR)找水方法引進中國之前,所有的物探找水方法都屬于間接找水 j。我國應用NMR方法在前人認為是“無水區”、缺水區和常規物探找水方法難以奏效的地方找到了地下水。
基巖裂隙水是中國分布最為普遍的地下水類型之一,基于其特殊的地質、地球物理特征,用常規的地球物理找水方法往往難以取得較好的找水效果 j。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探測地下水是核磁共振技術應用的新領域。由前蘇聯在上世紀8O年代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臺核磁共振層析找水儀,它是目前唯一一種直接探測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方法” 。它利用水中氫核在地磁場的作用下表現出沿地磁場方向的磁矩,在與地磁場垂直的方向上加一個交變磁場去激發地下的氫質子,氫核的磁矩就會偏離地磁場的方向形成宏觀磁矩。當激發場停止后,宏觀磁矩又會恢復到沿著地磁場的方向并產生微弱的信號,利用該信號就能探測地下水情況。核磁共振在松散層及巖溶地區找水,已有成功的案例,但在層狀基巖中尤其是泥巖與砂巖互層的情況下,探明基巖裂隙水是否存在,還有一定的難度。作者在對陜北榆林綏德縣地下水勘查工作中,對綏德義合鎮地表有明顯的風化裂隙發育的地段運用核磁共振方法進行了試探性找水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