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STIC指標體系法在滹滏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評價中的應用
文件大小:0.22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2-12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GIS技術 有效管理   |
【摘要】 | 并結合GIS技術,對該區的地下水脆弱性進行評價,得到了地下水脆弱性分布成果圖,為本區地下水有效管理和可持續利用提供了依據。 |
【部分正文預覽】 | 1968年Margat L1 首次提出了“地下水脆弱性”這一術語,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系統在自然條件和人為活動的影響下產生潛在不良后果的可能性[2]地下水脆弱性是一個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屬性量。也就是說,脆弱地區,其地下水環境不一定產生不良后果(脆弱)Is]。同樣,即使是不脆弱地區,當有足夠的污染源或人為活動破壞,地下水系統也將遭受破壞而變得脆弱。 本文研究了滹滏平原區的地下水脆弱性評價方法,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評價因子,建立相應的評分和權重體系,然后通過修改的DRASTIC評價模型評價該區地下水系統脆弱性,形成適合該地區具體狀況的地下水脆弱性評價體系,并應用該方法結合GIS技術,對該地區的地下水脆弱性進行評價。 |
|
暫無評論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