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處理酸性大紅GR廢水
文件大小:0.73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3-09-21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GR降解 降解機理   |
【摘要】 | 采用一種以待處理廢水為接地極的介質阻擋放電反應器,對模擬酸性大紅GR廢水進行降解試驗,考察了峰值電壓、放電頻率、放電間距、作用時間及溶液初始濃度等因素對酸性大紅GR降解效果的影響,并對降解機理進行了初步探討。 |
【部分正文預覽】 | 試驗結果表明,在廢水初始質量濃度為30 mg/L,pH=2,放電間距6 mm,放電電壓8 kV,放電頻率10 kHz 的 條件下,放電處理20 min 后脫色率達到76.4%;向反應體系中加入Fe2+ 有利于提高染料廢水的脫色效果,溶液中Fe2+濃度為0.48 mmol/L 時,放電處理20 min 后脫色率達到92.1%。廢水脫色率隨處理時間的延長而提高,COD 的變化則呈現上升- 下降- 上升- 下降的趨勢。酸性大紅GR 廢水經放電處理后的中間產物主要為甲酸、乙酸、苯、對苯二酚、1-萘醌、6- 萘酚、鄰苯二甲酸(酐)、對羥基苯甲酸等,表明酸性大紅GR 分子上的C-N 鍵斷裂后,苯環在·OH 的攻擊下開環。降解產物中存在少量的羥基苯胺和對硝基苯胺,表明有少部分酸性大紅GR 的降解是通過N=N 的斷裂開始的。 |
|
暫無評論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