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膜技術以其操作簡單、節能高效、分離迅速等優點,逐步成為水處理領域的一個重要操作單元[1]。納濾(NF)膜作為海水淡化的預處理單元,以其本身具有的荷電性,對不同電荷和不同價態離子的Donann 效應,可以大幅降低海水的硬度和總固溶物(TDS)含量[2],從而可優化以反滲透為核心技術的海水淡化工藝[3]。此過程環境友好,有利于解決傳統海水淡化過程中存在的結垢問題,而且大幅度提高水回收率,降低成本。按現有的統計結果發現,膜法在海水淡化技術中所占的比例正逐漸增加。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國內外成功開發的集成技術有NF+海水反滲透(SWRO)、NF+多級閃蒸(MSF)、NF+SWRO+MSF 等[4-5]、超濾(UF)+NF[6]。
含二氮雜萘酮結構系列聚芳醚為大連理工大學開發的特種工程塑料,其分子鏈中二氮雜萘酮結構具有的扭曲、非共平面全芳香特性,賦予了材料高的玻璃化轉變溫度。將磺化改性后的此材料用于制膜,可提高親水性能,而且可有效改善功能膜的滲透通量與選擇分離特性[7]。
本文采用磺化雜萘聯苯聚醚砜納濾膜,以大連近海海水為研究對象,考察在不同壓力、回收率、溫度操作條件下納濾膜對海水分離效果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