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相古地理方法在古洪水研究中的應用
文件大小:0.28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3-11-15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巖相古地理學 篩分法   |
【摘要】 | 從巖相古地理學的研究思路出發,通過選取典型區進行古溝谷洪水沉積采樣,用篩分法進行顆粒分析,并對其粒度級配特征值進行統計計算,同時參照巖相古地理沉積物粒度參數計算公式和分析原理,分析了古溝谷洪水的顆粒構成特性。 |
【部分正文預覽】 | 重要水利水電工程及不可淹沒地區的設計洪水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危, 這類工程的設計往往需要百年、千年,甚至萬年的洪水數據,實測不能提供這樣的稀遇洪水資料,歷史洪水的考證期仍顯太短,需要通過研究古洪水外延洪水頻率曲線, 以求得高標準設計洪水[1-2]。 很多時候, 通過尋找古洪水本身留下的物證———古洪水沉積物,可以確定古洪水的特征參數。但由于年代久遠,加上人為因素的改造,對古洪水沉積物有指向作用的古洪水地貌有可能發生改變, 給古洪水沉積的識別帶來極大困難。而運用巖相古地理方法,通過分析抗擾動能力極強的主水道古洪水沉積物(河床相)的特性,求算其顆粒構成的特征參數,再利用福克判別公式和沉積相分析原理,獲知其古地理沉積環境,就可以達到古洪水沉積識別的目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通過水力學模型試驗就可以求算古洪水的流量、流速等參數,從而得到重要工程的設計洪水數據。 |
|
暫無評論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