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沉淀/PAC吸附/超濾工藝處理引黃水庫冬季原水
文件大小:0.27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0-09-09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低溫低濁水 超濾 粉末活性炭 混凝沉淀 膜污染   |
【摘要】 | 采用混凝沉淀/粉末活性炭吸附/超濾工藝(簡稱PAC—UF工藝)處理黃河下游引黃水庫冬季原水,中試結果表明:當處理冬季低溫低濁水時,聚合氯化鋁的最佳投量為6mg/L,粉末活性炭的最佳投量為20mg/L;PAC—UF工藝可以將出水的濁度控制在0.1NTU以下,去除率達98%以上;投加20mg/L的粉末活性炭能使混凝沉淀/UF工藝對CODM。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別提高12%和15%;同時,投加粉末活性炭還能夠緩解超濾膜的不可逆污染,但緩解的程度有限。 |
【部分正文預覽】 | 黃河下游地區的飲用水水源多采用引黃水庫水。黃河流域工業、農業的發展使得大量的污染物被排入黃河水體中,因此黃河下游的引黃水庫水存在嚴重的污染現象,尤其是冬季還存在低溫低濁的水質特點,這給飲用水處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采用傳統工藝的水廠通常通過增加混凝劑投量和投加高分子助凝劑等方法來改善處理效能,但效果有限,出廠水水質仍難以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以超濾(UF)為核心的第三代水處理技術近年來受到廣泛的關注,超濾能有效去除水中的顆粒物、膠體物質以及病原性微生物,在飲用水處理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超濾技術也存在膜污染和不能有效控制水中溶解性有機物等問題。有研究表明,將粉末活性炭(PAC)的吸附和超濾相結合,不僅能提高對溶解性有機物的去除效能,而且可以有效緩解膜污染。 |
|
暫無評論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