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東新聞6月22日電 (趙曉)自2016年3月1日至今年6月21日,南水北調工程已為山東省膠東地區供水6.82億立方米,緩解膠東地區旱情。記者22日從山東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述消息。
今年5月以來,受高溫天氣影響,山東膠東地區的青島、威海、煙臺、濰坊等地旱情加重,小麥、玉米、花生等作物大幅減產,造成經濟損失上億元人民幣。
山東省南水北調局黨委書記、局長劉建良介紹說,南水北調山東一期工程于2002年底開工建設,主要是緩解魯南、山東半島和魯北地區城市缺水,兼顧生態和環境用水,并為向河北、天津應急供水創造條件。
山東省4年間獲南水北調工程19.9億立方米供水,供水區范圍涉及山東省的13個市、61個縣(市、區)。從2016年10月1日到2017年6月21日,山東省通過南水北調工程向濟南、青島、煙臺、威海、濰坊等11個受水市調配供應長江水、黃河水等各類水資源共計6.54億立方米。
山東省南水北調局副局長羅輝說,南水北調工程增強山東省水資源調配和供給保障能力。利用南水北調工程構建的水網體系,該省實現了長江水、黃河水、當地水的聯合調度、優化配置。
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三條調水路線,通過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連,構成中國水資源配置“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格局。(完)
中國水工業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中國水工業網合作媒體或互聯網其它網站,中國水工業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