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懵懂的厭氧
厭氧,我的觀念就是討厭,不喜歡,沒有氧。在論壇看到帖子,有好氧池污泥回流到UASB的,這種運行就要毫不客氣的展開批評:厭氧,和好氧的概念,老師是如何教的呢?UASB污泥漂泥,量大,難道就需要把進入好氧池的污泥再流回來嗎?結果是UASB漂泥更嚴重了。如果這個基本的概念和工藝運行都沒有搞清楚,那就慘了。不論是池容不好,負荷高,還是三相分離器不好,無論如何,也不要把好氧池的污泥跟厭氧池的污泥混合了再回爐,那是不行滴。
當初,我也是這樣戰戰兢兢,到底是什么的情況才叫厭氧,什么的情況是好氧呢?又是水解酸化,又是厭氧池,又是UASB,又是EGSB,又是UBF,又是AF的又是USR,CSTR,又是IC…..暈了,不懂,想裝懂都難。
懵懂的意思,除了工藝原理的不明白,還有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工藝,原理不懂,工藝更不在話下了,不下話下的原意,是什么都會,手藝,技術高超,什么都是小菜的意思。這里是反義詞,什么都不會的意思。這個AF,和UBF,難道就是不一樣啊,我感覺是一樣一樣滴。AF是厭氧濾池,UBF,上流式厭氧濾池,有的解釋為UASB+AF,我比較納悶,難道AF不是上流式?
第二篇章:細想
現在看來,所有的生化工藝原理,都是按照與氧—O,有關系的方式來劃分的。厭氧—沒有氧;好氧—有氧,喜歡氧,需要氧;缺氧—缺少氧,可以有,但是少量。兼氧池就是缺氧池可以這么理解嗎?
水友指出,厭氧也好,好氧也罷,主要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性能的不同,來分解污染物,只要控制得到,效果都不錯。其實就是厭氧—兼氧—好氧之分,都與DO有直接關系,最直接了當的觀測和細想,有一個關聯的就是orp。
控制得當,是森馬意思呢?就是要按照微生物需要的條件,給它一個穩定的條件,適于微生物生存,并能夠激發他活性的條件。對于菌種怎么辦呢?
那就給它條件好了,讓它舒舒服服的干活兒,聽話。要溫度呢,給它溫度;要氮磷呢,給它氮磷;要pH值,要堿有堿,要酸有酸;要吃飯,給提負荷好了;吃飽了,撐的難受,減負荷,別撐壞了。至于好氧,菌種,要DO,給它鼓風機好了,就是點電費嘛。只要這樣,沒有不干活的菌種。
其實厭氧和好氧菌種,大自然都自然存在的,通過人們自己的聰明智慧,從大自然中篩選出來,優化,再優化,給它創造了優厚的條件,讓它們來幫助我們工作,不要money,只要有機污染物。
想到了一點不好的看法,就是我們人體內,也一定有厭氧菌種的存在,不搞生理衛生研究,但是吃過的食物經過腸胃等消化系統的消化,能夠被細胞生化利用,轉化為氨基酸,蛋白,脂肪,最終一個驗證厭氧的條件,是不是那個P。
第三篇章:不同
關于厭氧的說法,規范中有很多,那個應該是大家,或者說是專家們集合了自己的研究和歷史經驗,來寫的,既然是國家的權威部門出版,應該就是權威了。
那也不一定。舉個例子吧還是。厭氧池,水解酸化池,還有AAO工藝的A池。這個A池,規范中,實際應用中大家都是稱呼為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這個厭氧和本意上的厭氧是有區別的。
原水中有硝酸鹽氮的情況比較少,記得前幾天還在論壇上爭論過,有個水友的帖子,原水硝酸鹽氮就有,需要一開始就反硝化進行脫氮,這個案例應該很少了,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多介紹一點。還是先來張圖片,對于AAO中A,厭氧池的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