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6月7日訊天氣漸漸炎熱,鍋爐行業的安全問題再度升溫。近期,中國鍋爐水處理協會、浙江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等機構的專家們,紛紛點贊湖州正在試點推行的鍋爐水處理監護服務模式。該模式不僅能使鍋爐水質明顯改善,而且除垢防垢效果優秀、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鍋爐是許多行業的動力設備,在提供動力的同時,也產生了安全和環保方面的諸多問題,而鍋爐水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安全、能耗和廢水廢氣排放,湖州市目前的鍋爐水質情況并不樂觀,從歷年檢測的數據看,鍋爐水質達標率不到10%。
“在鍋爐運行時采用人工投加防垢劑,需要司爐工具備較高的水處理知識,但現實情況是,企業水處理設備的使用方法等掌握得還不夠好,亂用錯用藥劑,不按量使用的現象時有發生。”湖州市特檢院高級工程師徐連榮說,如何破解這道難題,成了當地特檢部門的“心病”。
對此,湖州市采取鍋爐合同能源管理,依托第三方專業力量對鍋爐水質進行動態監護,運用這一模式對鍋爐水質進行管理后,不僅節約了水處理費用,而且鍋爐的水質達標、能效也得到提高,基本杜絕了由水質不合格引起的爆管等鍋爐故障停爐情況。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306家企業、314臺鍋爐接受鍋爐水處理監護服務,一年可節省1.5萬噸標煤,減少支出900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93萬噸,并實現無磷廢水排放。
目前,湖州市特檢院與湖州師范學院合作,探索在線除垢防垢這一新課題,目前已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立項。
|